科技频道

当前位置:科技 > 创新 > >正文

科学家尝试复制动物冬眠 人类冬眠将不再是幻想

2015-04-16 17:03: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辑: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13日发表题为《人类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称,科学家从冬眠动物那里得到启发,正在把它们的经验用在人类医疗事业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于太空旅行。

  一些内科医师正运用“低体温疗法”(使患者体温下降若干度并维持数日之久)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或癫痫等疾病。还有科学家正通过实验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类体温,使人保持类似睡眠的状态长达数天乃至数周之久,随后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况下将其唤醒。

  欧洲航天局高级概念小组负责人利奥波德·萨默勒说:“我们看到科学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足以将部分科幻情节复制到科学现实的领域。倒不是说我们很快就能培训出能冬眠的宇航员,而是说我们正在向大自然学习动物在冬眠时所经历的一些情况,比如怎样避免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仅这些知识就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开展远距离太空飞行。”

  据萨默勒透露,由欧洲生物医学专家、生物学家和神经学家组成的专家组将很快针对未来各种人类冬眠研究以及资金问题给出建议。一名意大利科学家表示,他将在本月启动一项实验,降低一只实验动物的体温水平并保持6小时之久,为后续人体实验做准备。

  美国航天局已经资助了一个初步项目的首轮研究,考察是否有可能让宇航员保持冬眠状态达数周之久。从去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来看,可能带来的好处包括减少飞船上的饮食储备,减少人体排泄物,缩小生活空间和用于储备、健身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让宇航员保持睡眠状态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心理问题。

  生物学家正在积极解剖一些冬眠动物的神经通道和生物化学通道。比如,北极地松鼠可以在冬季将体内温度设定在冰点上下;有几种熊可以连续睡6个月且完全不会醒来。

  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生物化学家克莉·德鲁说:“我们认为,如果能够了解这些动物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就能将其原理复制到人类身上。”

  德鲁及其同事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负责这一过程的分子——腺苷A1受体。虽然她已经知道如果刺激这一受体就会让动物的体温降低,但尚未发现触发这一过程的原理。

  她说:“我们不知道冬眠的自然信号是什么,也不知道信号是由大脑哪个部位发出的。”

  下一步要研究的是如何安全地运用药物刺激腺苷A1受体,让没有冬眠习惯的动物进入蛰伏状态,并保持两三个星期。

标签: 科学家 人类 动物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