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道

当前位置: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头条号对自媒体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16-02-01 10:39:38 来源:互联网 编辑:

  打开今日头条,惊现一张红色海报。“蒋柳是什么鬼?还尼玛手绘头像?”点进去才知道,此人原来是头条号作者。而且,一连五天,出现了五个不同的人。原以为是自己没文化,结果问了一圈,都没有人听说过此人,才放下心来。然而头条号居然让几个没什么名气的自媒体上了几亿人能看到的开屏,还是让人在困惑之余,忍不住感慨:为了拉拢自媒体人,都放这样的大招了。

  不过想来也合理,不仅头条号,很多平台早就开始对自媒体的扶持。

  仅以微信公号推出的扶持政策为例:

  原创功能(这个要赞,好歹是个认可)

  赞赏功能(据说大部分人得到的钱还不够买个包)

  打击抄袭(形同鸡肋,有三个跟我的公号同名的账号,每次都秒转,然并卵)

  付费阅读(说了一年了哟喂)

  .......

  除了微信,一些其他平台的对自媒体的扶持力度也不容小觑。先来看一组牛逼的数据:

  微信公众号:日均文章PV超过30亿;

  微博:垂直作者能带来283亿次的阅读;

  头条号:每天4.9亿次阅读;

  优酷土豆:自频道每日播放次数超过了3.3亿次。

  以上数据来自新榜《2015年内容创业白皮书》。再来看看它们的具体扶持举措: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弄不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你可能不太适合在自媒体圈混了。说白了,自媒体人能给内容生产平台带来巨大流量,对平台来说,他们就是衣食父母。看似对自媒体的扶持,其实就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除了能够带来流量,自媒体也承担着平台用户与口碑维护的作用。之前虎嗅网上的一篇专栏《为什么会有人傻到投资自媒体?》中做了一个有关自媒体人融资的整合:

  图片来源:虎嗅网《为什么会有人傻到投资自媒体?》

  从图中可以看到,不少自媒体大号拿到了千万级别的投资。在所谓的资本寒冬期,这样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对以内容为主的平台来说,拉拢和维护好自媒体大号,无论是出于名还是利的考虑,都是必要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内容生产者的地位已经今昔非彼了。过去是他们追着门户编辑求发稿,而现在是各大平台疯抢内容生产者,这一姿态对调的根本原因是自媒体已经进入了IP化阶段。虎嗅上《哪有什么自媒体,做不成IP就是死路一条》中,对此做了精辟的总结:“无论是在过去追逐平台,还是在现在将目光转向内容生产者,本质上,都是对‘流量分配权’的争夺。下注内容,就是下注未来互联网的权力。对于以流量为生命且迭代迅猛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只有选择跟进,拉拢优质的内容生产者,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你自媒体人是大爷,我们得围着你转。

  回想一下,让自媒体创作者登上开屏广告这样的非常规推广手段也不是头条号的首创,微信早前也有类似的玩法。最早注册的一些公众号,甚至获得了来自官方的政策支持。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微信第一大号「微信路况」,是车托帮(北京)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在2012年12月注册的,这一带有“官方”意味的名字,并未遭到微信的制止。以“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媒体,毫无疑问是微信平台红利期的最大获益者。头条号立志于做微信的备胎,推出这样的竞争策略也就不足为奇。

  除了新榜内容白皮书里提到的那些资讯、视频、音频类APP,至少还有十几个门户网站或者APP也展开了对内容创业的扶持。以搜狐、网易、凤凰为代表的老牌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自媒体平台,但在竞争力与口碑上并不如前几家做的那么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加大对自媒体的支持与投入,在内容创业大战中,兴许也能分到一杯羹,毕竟这是个“钱多人傻”的行业。

  多平台分发对自媒体人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没有人嫌钱多,更没有人会拒绝当一把“大爷”。但扶持归扶持,对创业者来说,微信已是一片血海,当人手都有一个公众号或者头条号时,焦点就不再是平台对自媒体的抢夺了,而是自媒体人之间的厮杀,而好戏正在上演。

标签: 头条 阶段 媒体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3·15揭密WiFi窃密获全程公证 确保实验用户信息安全

  今年的3·15晚会来的比去年稍晚一些,但仍然牵动着千万中国消费者...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